网络舆情“是以网络为载体,以事件为核心,是广大网民情感、态度、意见、观点的表达、传播与互动,以及后续影响力的集合。带有广大网民的主观性,未经媒体验证和包装,直接通过多种形式发布于互联网上。[2]”网络舆情既有正面舆情,也有负面舆情,本文特指以大学师生为主体,在网络上表达的,带有情绪化和主观性的意见态度。高校网络舆情大体可归分为以下三类。
(一)时政类网络舆情
随着网络发展,特别是新媒体时代的到来,全球信息的边界越来越模糊,国内大学生可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世界。大学生群体既有较强的公民责任感,又具备组织行动的天然优势,遇到某些时政类热门话题,尤其是如领土主权、同性权益、敏感时间节点等热门时事,一经煽动,极易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情怀,进而引发大规模的网络舆情。如2016年在蔡英文当选和周子瑜事件后的“帝吧出征”行动,大量网民“翻墙”前往蔡英文等人的facebook进行观点表达;又如2012年,中日钓鱼岛争端白热化,大量大学生网民通过BBS、微博、论坛等网络平台发起抵制日货的倡议,并以漫画、短文、视频等形式对日本进行了言辞激烈的讽刺与谩骂。
(二)日常突发类网络舆情
日常突发类网络舆情主要指事前无明显预警,事件发展快速,对校内师生的学习工作、对学校的形象声誉造成了不良影响乃至危害的各类舆情事件,这也是高校日常中最常见的一类舆情。其中既有突发火灾、教学设备破坏、交通事故、食物中毒、校外人员冲击教学等与保卫安全相关的舆情事件,也包含了学术造假、学术不端、师德败坏,以及部分师生的不当言行被曝光等。
日常突发类网络舆情发展迅速,网上燃点低,如果缺乏官方及时、权威的消息发布,会导致各类谣言扩散,也易引起媒体的关注,使得事态进一步扩大。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高校师德相关的突发舆情,据《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》统计,2013~2014年间,贪污腐败在高校舆情事件中所占的比例高达28%[3]。与此相关的领导作风、三公经费等也是容易成为舆情事件关注的热门焦点。如2014年厦门大学教授在网上公开指责校长享受食堂就餐特权,引起了广泛的网络讨论。
(三)与学校体制机制相关的网络负面舆情
该类网络舆情主要源于高校体制机制不健全所带来的负面问题,如在管理制度、入学招生、考试规范、收费标准上不透明、有漏洞,从而导致积压的矛盾在网络上集中爆发,形成极具破坏力、影响力的网络负面舆情。如2015年,网上曝光湖南大学17名硕士研究生违规转学,学校官方给出的应答不及时,使该话题迅速成为微博热门话题。针对“教育部转学规定模糊”的硬伤,舆论普遍呼吁加大监管、处罚与公示的力度,违法必究,有贪必查,避免“转学腐败”现象的重复发生。
以下某大学的网络舆情监测样例:
某大学-应用瞬速网络舆情的监测效果